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angwen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龙手外科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6921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19:2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21-7-21 19:27 编辑

IMG_20210721_065146_edit_1779146853083727.jpg (3.17 MB, 下载次数: 2)

IMG_20210721_065146_edit_1779146853083727.jpg

IMG_20210721_065207_edit_1779027255249891.jpg (3.33 M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0721_065207_edit_17790272552498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19:28:59 | 只看该作者
人卫出版社的图谱永远是经典

IMG_20210721_065317_edit_1778882475566059.jpg (1.85 MB, 下载次数: 3)

IMG_20210721_065317_edit_1778882475566059.jpg

IMG_20210721_065301_edit_1779163331921225.jpg (4.18 MB, 下载次数: 4)

IMG_20210721_065301_edit_17791633319212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3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19:30:09 | 只看该作者

IMG_20210721_064836_edit_1779250406947253.jpg (644.61 KB, 下载次数: 2)

IMG_20210721_064836_edit_17792504069472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4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19:34:41 | 只看该作者
对应上图,顺口溜总结如下:
胸长到前锯,肩背菱肩提
胸前胸大小,胸背背廓肌
肩胛上二冈,肩胛下对应
大圆肩胛下,接受同指令

外发肌皮内发尺,二者合一是正中
后束发出桡神经,桡腋神经是孪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5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06:56:25 | 只看该作者
腘绳肌: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6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0:5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22-7-24 17:22 编辑

今天跟台王树锋教授做臂丛神经上干损伤:
1.解剖损伤神经,一定从正常神经开始显露(远端)
2.解剖结构一定熟悉
3.消毒后,酒精在脱碘一遍,防止贴膜不粘
4.铺巾后最好不用洞巾,因为术后上肢就贴附在身体侧方,不要再外展了,防止神经牵扯
5.铺巾完成后,用条形皮肤贴四周封闭无菌巾,防止污染
6.准备双极电凝,神经周围用
7.上干损伤三件套重建:肩胛上神经、上干前股、上干后股
8.加做o’berlin手术(尺神经部分束支转位接肱二头肌肌支),增加手术效果
9.腓肠神经移植,神经3-4股合并缝合很重要,断端一定缝合成一股,防止移植缝合时,进针后散开
10.术后头颈支架固定头颈4周,一定确切固定
11.伤口放置引流条,防止术后积血,尤其是再次手术患者
12.术后伤口局部麻醉,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13.术中带头戴式放大镜,8-0,9-0缝线缝合神经
14.取腓肠神经,间断切口,神经“套拉”切取,皮内缝合
15.术后王主任亲自给患者固定了头颈支架
16.术后王主任要了一张纸,写出手术要点

微信图片_20210724205120.jpg (5.07 MB, 下载次数: 2)

微信图片_20210724205120.jpg

微信图片_20210724205107.jpg (4.83 MB, 下载次数: 1)

微信图片_202107242051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7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1: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21-7-24 21:37 编辑

今天的病人很幸运,颈5和上干后股大部分连续性存在,肩胛上神经也有连续性
颈6神经根断裂回缩,上干前股断裂结扎,缺损5cm
取腓肠神经25cm,折叠4股和颈6缝合,远端3股接上干前股,1股接上干后股
其实上干很短很短,就像我的博士论文中描述的指蹼处动脉结构的立体“X”

微信图片_20210724210052.png (1.51 MB, 下载次数: 1)

微信图片_2021072421005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8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1: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21-7-24 21:41 编辑

王树锋教授:
神经缝合一定保证质量,术后能否恢复,只有术者心里最清楚
神经缝合好坏都可以下台,但是缝合不好,不但恢复不了,也没有机会再手术了
和血管吻合不同,血管吻合不好,下不来台,必须再次吻合
所有做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手术,是良心活儿

微信图片_20210724212235.jpg (1.97 MB, 下载次数: 1)

微信图片_202107242122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1:2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21-7-28 12:48 编辑

王树锋教授:
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陈山林教授,刘波教授经常和国际手外科专家交流,讨论
带动了积水潭手外科的发展
和高手交流、切磋才能不断提升技艺和能力
听大佬讲成长故事也是一种收获
对医生成长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1:59:33 | 只看该作者
我说的“套取”部分肌腱或神经:
取部分肌腱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远近端2个小切口,皮下隧道内肌腱分离的已经很清楚了
断掉一端后,就是抽不出来,因为还有一些腱纤维束相连
哪怕就一丝腱束相连也拽不出来
套取就没有这个问题

微信截图_20210724215535.png (1.17 MB, 下载次数: 0)

微信截图_20210724215535.png

微信截图_20210724215555.png (1.42 MB, 下载次数: 2)

微信截图_20210724215555.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1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2:00:29 | 只看该作者
取部分肌腱时,可以 用细钢丝或细输液管套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2:1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3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2:13:45 | 只看该作者
遇到每一个病例(不管急诊还是慢诊)
手术前一定看书
不管此类损伤(或疾病)你多么熟悉,做过多少例
看书一定有益
有理论指导下的手术,一定比熟练功的手术匠优秀

微信截图_20210724221101.png (498.2 KB, 下载次数: 1)

微信截图_20210724221101.png

微信截图_20210724221120.png (1.39 MB, 下载次数: 0)

微信截图_20210724221120.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4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2:15:22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教材是许多优秀医师,而且是在该领域有几十年经验的优秀专家的
经验总结,所以称为理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5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23:00:55 | 只看该作者
断层解剖对临床的帮助最大

微信截图_20210724225301.png (1.31 MB, 下载次数: 2)

微信截图_2021072422530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6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0:44:22 | 只看该作者
王树锋教授改良的多组神经移位移植重建全臂丛神经损伤,该技术2015年11月被欧洲及印度医生命名为“王氏”技术。
具体术式包括:经颈椎前路健侧颈7转位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7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7:09:49 | 只看该作者
王树锋主任门诊一天要看70-80个患者
敞开加号,一是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不忍让他们白跑一趟
二是抵制号贩子炒作,一张专家号可以买到100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8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7:11:31 | 只看该作者
王树锋主任会定期把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的病人交回病房,让年轻医生看恢复效果,让他们知道疾病诊治过程和转归,对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有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07:20:20 | 只看该作者
临床医学是自然科学
患者不能畏疾忌医
医者不能自欺欺人
医学是经验教训的总结中不断发展的
患者和医生都不用迷信专家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12:3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21-7-25 16:18 编辑

每周三下午解剖直播
外科第一原则,熟悉正常解剖。
何为熟悉?
就是对局部解剖结构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手术中可以做到尚未遇见,已经预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2-7 10:40 , Processed in 0.02390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