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angwen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龙手外科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461
发表于 2012-3-7 21:12:59 | 只看该作者
跟刘志波主任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2:43:36 | 只看该作者
指骨骨不连的因素有什么呢?
张文龙 (22:42:32)
首先是血供不足

张文龙 (22:42:45)
其次是骨折端不稳定

张文龙 (22:42:58)
最后是对合位置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0:4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8 00:48 编辑

臂部的深筋膜较发达,上与三角肌筋膜和腋筋膜延续,下与前臂筋膜相连。
在肱二头肌内外侧沟处发出臂内外侧肌间隔,深入屈肌与伸肌之间,附于肱骨干内、外侧缘和髁上嵴。
因此将臂部分成两个骨筋膜鞘。
前鞘中包绕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后鞘中包绕肱三头肌。

尺神经和尺侧上副动脉相伴,于肱三头肌内侧头的内侧缘行于后鞘内。
在距肱骨内上髁8cm处,从肱三头肌内侧头表面的深筋膜延伸至内侧肌间隔的增厚的部分成为Struthers弓。
常对后鞘中的尺神经造成卡压。

不知是否明了。

27.jpg (33.35 KB, 下载次数: 91)

27.jpg

28.jpg (70.94 KB, 下载次数: 83)

28.jpg

29.jpg (40.14 KB, 下载次数: 85)

29.jpg

24.jpg (43.08 KB, 下载次数: 82)

24.jpg

30.jpg (37.13 KB, 下载次数: 85)

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0:54: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虎口一词不是个正规的解剖名字,它是一个传统医学词汇。

拇指指蹼挛缩文献.zip

168 Bytes, 下载次数: 150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1:1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8 01:13 编辑

桡动脉于鼻烟窝桡第一掌骨基底尺背侧,穿第一骨间背侧肌绕向掌侧。
分出拇主要动脉经拇收肌斜头横头指间行于第一掌骨尺掌侧。
在掌骨头籽骨近侧水平分出拇指两条固有动脉。
拇长屈肌腱经拇短屈肌深浅两头之间远行。
在第一掌骨颈部,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于屈肌腱深面绕至掌指关节桡侧,伴指固有神经走行。

21.jpg (79.06 KB, 下载次数: 92)

21.jpg

22.jpg (99.1 KB, 下载次数: 90)

22.jpg

23.jpg (86.64 KB, 下载次数: 96)

23.jpg

24.jpg (99.69 KB, 下载次数: 101)

24.jpg

25.jpg (101.55 KB, 下载次数: 104)

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6
发表于 2012-3-8 05:41:59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3-6 11:01
昨天早上,要去东院值班,赶6:50的班车。
在经五纬九路口,买了一个包子、一杯豆浆。
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 ...

济南的公交很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发表于 2012-3-8 09:27:52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3-6 00:33
皮瓣臃肿的分度谁知道,原来我们主任说过,记不太清了。
知道的跟帖学习一下。谢谢 ...

+/- 皮瓣高度≤0.5㎝,+ 0.5㎝<皮瓣高度≤1.0㎝,++ 1.0㎝<皮瓣高度≤1.5㎝,+++ 皮瓣高度>1.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5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8 17:05 编辑

xiaohuamaoa 发表于 2012-3-8 09:27
+/- 皮瓣高度≤0.5㎝,+ 0.5㎝<皮瓣高度≤1.0㎝,++ 1.0㎝<皮瓣高度≤1.5㎝,+++ 皮瓣高度>1.5㎝。 ...


哈哈
还是年轻人记性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7:1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8 19:57 编辑

今天门诊看了一个前臂感染的病人。
一个月前,腕背部被木头碰破一个伤口。
未正规治疗。
1周前,伤口渗出,住院输液治疗。住院检查血糖33mmol/l
近3天,伤口周围红肿,迅速扩散至前臂及手背。今晨血糖9.9mmol/l

前臂腕背侧一个伤口,表浅、污秽、渗出。
前臂及手部广泛红肿,皮温高,体温也高,38.4°C
化验:wbc 12X10(9),CRP 200.4
第一印象是特异性感染。
丹毒。
急性蜂窝织炎。

2012-03-08 14.13.28.jpg (603.53 KB, 下载次数: 188)

2012-03-08 14.13.28.jpg

2012-03-08 14.13.42.jpg (619.35 KB, 下载次数: 189)

2012-03-08 14.13.42.jpg

2012-03-08 14.12.50.jpg (588.44 KB, 下载次数: 183)

2012-03-08 14.12.50.jpg

2012-03-08 14.13.15.jpg (605.4 KB, 下载次数: 188)

2012-03-08 14.13.15.jpg

2012-03-08 15.49.25.jpg (562.99 KB, 下载次数: 181)

2012-03-08 15.49.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0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8:08:22 | 只看该作者
特异性感染:
指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不同于一般性感染的病菌,可以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其在病程演变及治疗处置等方面与一般感染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8:09:44 | 只看该作者
破伤风:

1.jpg (63.68 KB, 下载次数: 81)

1.jpg

2.jpg (56.87 KB, 下载次数: 77)

2.jpg

3.jpg (63.75 KB, 下载次数: 71)

3.jpg

4.jpg (70.33 KB, 下载次数: 79)

4.jpg

5.jpg (69.97 KB, 下载次数: 84)

5.jpg

6.jpg (72.58 KB, 下载次数: 78)

6.jpg

7.jpg (58.39 KB, 下载次数: 69)

7.jpg

8.jpg (54.99 KB, 下载次数: 74)

8.jpg

9.jpg (45.98 KB, 下载次数: 81)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8:13:56 | 只看该作者
气性坏疽:

1.jpg (48.07 KB, 下载次数: 84)

1.jpg

2.jpg (70.28 KB, 下载次数: 72)

2.jpg

3.jpg (65.7 KB, 下载次数: 84)

3.jpg

4.jpg (79.71 KB, 下载次数: 75)

4.jpg

5.jpg (62.45 KB, 下载次数: 83)

5.jpg

6.jpg (71.17 KB, 下载次数: 78)

6.jpg

7.jpg (51.95 KB, 下载次数: 78)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8:2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8 20:14 编辑

丹毒:
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以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为"火丹"。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8:21:31 | 只看该作者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少数由厌氧菌和大肠杆菌引起。

近年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提高,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受到广泛的重视。

很多研究表明,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革兰阴性菌所致的蜂窝织炎较少见本病的特点是:任何部位的皮肤均可感染,且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线,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故治疗局部感染的同时,需积极应用抗生素,早期采取抗休克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02:0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9 06:35 编辑

2012-3-9  1:00
469楼的患者,男性,60岁。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诉患肢胀痛明显。

查体:前臂远端环周形肿胀,皮纹消失,伤口少许渗出。前臂中近段及手背凹陷性肿胀。手指活动受限,末梢血运良好。环小指感觉消失,拇示中指感觉迟钝。多普勒手指动脉搏动良好。全身淋巴结无肿大。体温38.3°C。血压:160/90mmHg。
入院处理:氨曲南 2.0   1/日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6.75  1/日  奥硝唑 250ml  2/日  七叶皂甙钠  20mg   1/日。止痛对症治疗。胰岛素诺和灵  早10单位  晚12单位 皮下注射。

分析:患者目前症状主要是特殊感染引起的肿胀疼痛。手部肿胀、血运、感觉尚可。加用止痛剂、甘露醇 250ml  1/8小时。沟通。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明确诊断和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发表于 2012-3-9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好似普通感染,三联抗感染,效果应该不错。加强换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7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3:3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9 13:34 编辑

早上7点,去吃饭时,路过12楼,看了看病人,家属说疼了一夜,早上5点多刚睡着。
患肢肿胀还是很明显。末梢血运及张力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5:4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9 16:22 编辑

今天病房办公室的孔雀生小鱼,被大鱼吃了不少。
于是做了个产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8:2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9 18:28 编辑

2012年3月12学习题目

上半部分:特殊类型断指再植:
1、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
2、末节断指再植(包括指尖)。
3、小儿断指再植。
4、多指断指再植。
5、多段断指再植。
6、异位断指再植。

下半部分:断指再植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皮肤缺损。
2、动脉缺损。
3、静脉缺损。
4、神经缺损。
5、肌腱缺损。
6、骨关节缺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发表于 2012-3-10 05:25:33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3-9 15:41
今天病房办公室的孔雀生小鱼,被大鱼吃了不少。
于是做了个产房。

大鱼吃小鱼=自然法则。请不要破坏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2-6 22:26 , Processed in 0.02663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