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angwen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龙手外科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38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9:25:19 | 只看该作者
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是3、4蚓状肌和骨间肌同时麻痹引起的。
而正中神经损伤时,骨间肌功能是好的,所以第2、3掌指关节不会过伸。

点评

有时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共同支配的  发表于 2012-3-6 12: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9:33:47 | 只看该作者
tinel征只是一种神经损伤的检查方法。
不是某种疾病的特有体征。
当神经损伤时,叩击损伤部位或其远侧,出现其支配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
代表神经损伤部位。
或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平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9:5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3-17 14:48 编辑

Tinel征是根据法国神经病学家Jules Tinel而命名的。
1915年,Tinel作为助理军医在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步兵团中服役。
当时有大量的抢伤造成的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损伤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第一次提出了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损伤后的蚁走感(sign of formication)
1915年10月,Tinel用法文发表论文,第一次提出损伤的神经干上施加压力,通常病人会产生一种麻刺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1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4 20:14 编辑

王老师每次门诊都带着他的专业手外科检查箱。
进口的,国内没有

包括检查手握力、手指捏力的专用设备
测量角度的设备
放大检查设备
测量设备
检查痛、触觉恢复情况的量化设备

因为更专用,所以更卓越

1.jpg (121.73 KB, 下载次数: 59)

1.jpg

2.jpg (116.12 KB, 下载次数: 56)

2.jpg

3.jpg (109.04 KB, 下载次数: 53)

3.jpg

4.jpg (84.29 KB, 下载次数: 58)

4.jpg

5.jpg (81.4 KB, 下载次数: 67)

5.jpg

6.jpg (89.03 KB, 下载次数: 62)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2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4 20:30 编辑

还有更专业的手外科功能评定系统。
包括一套专用评定设备,功能评定模块,功能分析系统。
据说价值接近100万。

1.jpg (44.94 KB, 下载次数: 56)

1.jpg

2.jpg (92.37 KB, 下载次数: 56)

2.jpg

3.jpg (77.25 KB, 下载次数: 55)

3.jpg

4.jpg (59.62 KB, 下载次数: 49)

4.jpg

5.jpg (102.31 KB, 下载次数: 66)

5.jpg

6.jpg (141.6 KB, 下载次数: 51)

6.jpg

7.jpg (145.12 KB, 下载次数: 59)

7.jpg

8.jpg (155.44 KB, 下载次数: 65)

8.jpg

10.jpg (126.85 KB, 下载次数: 46)

10.jpg

11.jpg (108.26 KB, 下载次数: 60)

11.jpg

12.jpg (121.65 KB, 下载次数: 60)

12.jpg

13.jpg (84.32 KB, 下载次数: 61)

13.jpg

14.jpg (97.95 KB, 下载次数: 48)

14.jpg

15.jpg (77.47 KB, 下载次数: 70)

15.jpg

16.jpg (77.45 KB, 下载次数: 56)

16.jpg

17.jpg (80.53 KB, 下载次数: 62)

17.jpg

18.jpg (86.56 KB, 下载次数: 59)

18.jpg

19.jpg (80.04 KB, 下载次数: 62)

19.jpg

20.jpg (58.54 KB, 下载次数: 57)

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3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4 20:35 编辑

这个鼠标是不是更符合人体功能学标准。
操作鼠标时,前臂处于中立位。

1.jpg (102.35 KB, 下载次数: 54)

1.jpg

2.jpg (90.33 KB, 下载次数: 68)

2.jpg

3.jpg (71.36 KB, 下载次数: 66)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7
发表于 2012-2-24 21:29:06 | 只看该作者
这鼠标  太有想法了!
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发表于 2012-2-25 17:09:12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2-7 21:32
5号夜班,收了6个急诊。
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晚饭很丰盛。

想起了我的进修生活,真的值得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发表于 2012-2-25 18:10:39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2-11 23:30
你看到我的鱼缸是放在水盆边上的吧。
而且安装了过滤器。

真有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8:59:54 | 只看该作者
lyb 发表于 2012-2-25 18:10
真有生活!

哈哈
回忆也是一种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9:22:3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一个课件,
分享一下。
学习一下。
原来百度文库下载还需要财富啊。

手部的功能解剖.rar

4.23 MB, 下载次数: 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1:2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5 21:35 编辑

手部解剖经常复习才有印象,有记忆。
呵呵。
因为我记性不好。

1.jpg (43.99 KB, 下载次数: 60)

1.jpg

2.jpg (44.72 KB, 下载次数: 47)

2.jpg

手局部解剖学.rar

2.98 MB, 下载次数: 21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2:2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5 22:29 编辑

又学一招

第1、2蚓状肌是单羽肌
第3、4蚓状肌是双羽肌

1.jpg (51 KB, 下载次数: 64)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08: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6 08:14 编辑

这图不错,开心如孩童般撒野。

11.jpg (30.08 KB, 下载次数: 64)

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0:29:1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坐省立医院的班车,来东院
车上放着一些老歌,都是很经典的

抛开旋律,听到原来没有细心寻味的歌词
歌词是一种很好的感情流露或表达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1:13: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手掌部位的皮肤切口,到底是在掌纹上切,还是在掌纹旁边平行切开,大家存在争议。
个人认为,还是在掌横纹旁边3~5mm切开。

应避免在掌纹处作切口,因为此处皮下脂肪薄,易于积聚汗液,浸渍皮肤切口的边缘。
切口应足够长,以显露深层结构而不致过度牵拉皮肤边缘;若将皮肤和皮下脂肪自其下的筋膜上游离,则可得到更广泛的显露。
皮肤切口深面的组织切口常形成可移动的卵圆形或椭圆形。
切口的位置要求仅限于皮肤,而进入深层组织的入口则需根据深层组织的解剖而定,其方向可能与皮肤切口方向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0:18: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10-13 08:19 编辑

今天在进修群了讨论手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
很激烈,很有收获。

手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1、游离踇趾腓侧皮瓣
2、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3、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
4、指动脉背侧支皮瓣
5、指背筋膜皮瓣
6、手指侧方皮支皮瓣
7、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8、邻指皮瓣
9、鱼际皮瓣
10、腹部皮瓣

手术方式各有利弊。
大家还按各个术式的优越性排了个序。
当然大家的意见也有出入。
无法盖棺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发表于 2012-2-28 02:50: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真是铁人呐,谢谢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3:3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8 19:30 编辑

在东院值班,早上来了一个小患者。
患儿,女性,16月。
左拇指窗挤伤哭闹,伤口流血2小时。
查:左拇指甲上皮约0.6cm X 0.3cm表皮缺损,少许渗血。甲根翘起约1mm。末梢血运良好。指间关节活动良好。
DR片:左拇指骨质未见明显外伤改变。(正位片末节指骨桡背侧一高密度影,考虑伪影)
治疗:试图新洁尔灭消毒,甲根还纳。消毒时见甲板已经脱落。生发基质完整。包扎,支具固定。

有几个问题请教:
1、小儿指骨骨骺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闭合。三节指骨时间相同吗?
2、现在骨骺不显影,不能判断骨骺是否有损伤,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骨骺1度损伤,如何治疗?
3、如果换药时甲板没有脱落,是否需要拔甲?
4、甲板是否可以钻孔回置,应不应该回置?
5、末节桡背侧的高密度影是什么?

希望浏览的前辈和战友跟帖回复,为盼。

1.jpg (44.3 KB, 下载次数: 45)

1.jpg

2.jpg (52.91 KB, 下载次数: 53)

2.jpg

3.jpg (51.03 KB, 下载次数: 53)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3:5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2-28 16:11 编辑

吊兰
属于百合目,百合科,吊兰属。
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温度为20°C~24°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2-7 09:38 , Processed in 0.023276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