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angwen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龙手外科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1641
发表于 2012-9-10 23:07:07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9-5 23:59
手术进行中......

拇指再植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2
发表于 2012-9-10 23:23:27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8-27 23:19
无菌敷料包扎。

要不要石膏制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00:07:34 | 只看该作者
小晶灵 发表于 2012-9-10 23:07
拇指再植呀

再 造 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00:09:16 | 只看该作者
小晶灵 发表于 2012-9-10 23:23
要不要石膏制动呢?

要固定。因为关节囊有缺损,关节有脱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5
发表于 2012-9-11 19:13:06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9-9 10:10
一名老年骨科护士长提交论文是关于老年骨科病房整体护理的文章。
答辩专家提问:
针对老年骨科病人特点,你 ...

好像应该是APN排班!!APN 是按A班(8:00—16:00)、P班(16:00—0:00)、N班(0:00—8:00)三班的原则安排班次。

点评

呵呵,是的。还是你厉害。  发表于 2012-9-11 20: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6
发表于 2012-9-11 20:56:01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9-9 23:39
很久没玩魔方了
忘记了
儿子给我拍的

这个魔方也能玩出来!厉害!应该很钻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1:43:01 | 只看该作者
yzhuio8 发表于 2012-9-11 20:56
这个魔方也能玩出来!厉害!应该很钻研

呵呵,想当年,除了那个多面体魔方不能拼成
其他的都攻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1:4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9-11 21:49 编辑

现在提倡成分输血。其实,创伤性失血,最需要的是全血。
有人把血站的人叫“血耗子”,免费采血,义务献血,他们顶多提供点面包、牛奶。
采来的血,他们分解了卖钱。
他们分着卖,我们只能让患者分着卖,混合了输。
尤其不合理的是,血色素不低于70g,不给血。
无语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16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1:5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9-11 22:02 编辑

他们提倡成分输血
我们只能成分合血了有这么一篇文献: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 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 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高比例组(FP∶ RBC≥1∶1,n=56)、中比例组(FP∶ RBC=1:2~1∶1,n =43)、低比例组(FP∶ RBC≤1∶2,n=32).  
结果 与输血前相比,高比例组和中比例组患者输血后APTT、PT-INR均无明显变化,低比例组APTT、PT-INR均明显升高(P<0.01).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高、中比例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低比例组(P<0.05),高比例组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显著少于其他2组,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相比无差异.
结论 大量输血时,较高比例地输注血浆,有利于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达到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2:03:2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大量失血的,输入比例最好是1:1或血浆略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2:4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9-11 22:59 编辑

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00: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9-12 01:06 编辑

手术室一个护士带来一个亲戚,高处坠落伤。
跟骨骨折,庆幸的是,Bohler角约20°,足弓正常
跟骨解剖结构的特点跟骨系不规则的六面体短骨,与距骨形成前、中、后关节,与骰骨形成一个关节。
跟骨内密度不一,
骨小梁排列特殊,后关节面上骨皮质负重量接近胫骨骨皮质,跟骨前、中部骨小梁相对稀疏,是血管进入髓腔的部分。
跟骨处于自然外翻位,距骨外侧突骑跨于跟骨的Gissane角上。跟骨的负重点位于下肢力线外侧,当轴向应力通过距骨作用于跟骨后关节面时,形成由后关节面指向内侧壁的剪切力,造成位于Gissane夹角附近的骨折,这种骨折线几乎恒定不变。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对足的功能起着重大的作用,跟骨外形为不规则长方体形,内部结构复杂,骨质密度不平衡:

  (1)后关节面下结节部,内侧壁骨质密度高,皮质厚,尤其是内侧壁载距突最厚。
  (2)前部、下部及外侧壁骨质密度低,皮质薄,尤其外侧壁最为薄弱。
  (3)维持跟骨稳定方面,在内侧有坚强的三角韧带、关节囊,跟距骨间韧带和颈韧带,使载距突、内侧壁与距骨和内踝紧密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而外侧关节囊、韧带相对明显薄弱。
       (4)上面有三个关节面,且以后关节面、中关节面为主要承重关节面。

  (5)跟骨后方有人体最强大的跟腱向上牵拉,小腿伸肌、胫后肌、腓骨长短肌均协力向上牵拉足及跟骨前部。使跟骨的受力呈“倒挑扁担”与“桥拱”承重模式。另一方面,由于跟骨损伤绝大多数为高处坠落伤,暴力沿着胫骨、距骨向下传导,“拱桥”中央部分受到向下暴力冲击。这些特点与机制的结果,与跟骨骨折的临床特点相吻合。也造成了跟骨骨折中,后、中关节面均有不同程度骨折和塌陷,骨折旋转,使跟骨高度、Gissane角减小,Bohler角减小至负角。严重者关节骨块与距骨一起陷入体部至底侧,使跟骨呈“反张”状态。薄弱的外侧壁均碎裂、褶皱,向外膨出,使跟骨增宽,把腓骨长、短肌腱卡于外踝之间。

2.jpg (49.58 KB, 下载次数: 32)

2.jpg

3.jpg (49.32 KB, 下载次数: 39)

3.jpg

4.jpg (50.77 KB, 下载次数: 39)

4.jpg

5.jpg (54.3 KB, 下载次数: 36)

5.jpg

11.jpg (47.45 KB, 下载次数: 36)

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3
发表于 2012-9-12 19:03:3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想交你这个朋友   好吗    我  qq790637177  加我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4
发表于 2012-9-12 22:16:27 | 只看该作者
jiangshigang 发表于 2012-9-11 19:13
好像应该是APN排班!!APN 是按A班(8:00—16:00)、P班(16:00—0:00)、N班( ...

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5
发表于 2012-9-13 12:36:48 | 只看该作者
谁能大体说一下拇外翻的手术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发表于 2012-9-13 12:42:28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9-11 21:47
现在提倡成分输血。其实,创伤性失血,最需要的是全血。
有人把血站的人叫“血耗子”,免费采血,义务献血 ...

是的,深有同感!特别是大量失血病人!血红蛋白浓度那会一下子掉到70g/L!血都已经浓缩了!还不输血!要求病人家属去互动献血! 我们医院每年还会组织职工去血站无偿献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2:57:40 | 只看该作者
差距
前天值班,一个急诊
上午10点来的,等到下午3点还没有术间
只好自己去手术室找地方
士长说,这很正常,我们要逐渐像总院那样,把白天的急诊都等到晚上做。
郁闷
想念黄士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3:0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2-9-13 13:07 编辑

差距
手术室的器械不好用的会用线系上,作为标记
但经常有标记的器械继续在用
这次又有标记的器械递给了寇主任
正好士长进来了,和士长反映,士长说不可能
呵呵
无奈
想念黄士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发表于 2012-9-13 13:05:53 | 只看该作者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9-13 13:00
差距
手术室的器械不好用的会用线系上,作为标记
但每次都有标记的器械继续在用

还在省立医院学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3:08:02 | 只看该作者
txg0627 发表于 2012-9-13 13:05
还在省立医院学习吗?

是啊,还没学会呢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2-6 23:18 , Processed in 0.02099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