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angwen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龙手外科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41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5:11:19 | 只看该作者
背侧脱位的受伤机制是过伸应力造成掌板,关机囊及至少部分的侧副韧带损伤。
掌板撕裂通常发生在近侧附着部位,也可以发生在籽骨以远部位。
大部分背侧脱位可以复位。
如果关节间隙增大,籽骨卡入关节内,提示有复杂的不可复位的脱位。
患者节后来住院手术。
到时候发图上来,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09:37:43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科学馆

1.jpg (94.4 KB, 下载次数: 53)

1.jpg

2.jpg (42.03 KB, 下载次数: 53)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05:29 | 只看该作者
ppt要求
一、基本规范
版面风格统一,排版齐整,图件紧凑。
文字内容能一行不两行,主题内容能一页不两页。
一张片子尽量讲述一个主题,每张片子有标题。
内容过度自然,总结到位。以下是建议:
字体:中文字体3种内,英文2种内。
字号:标题40-48;内文18-36;过渡页:50-58
色彩:4种以内为佳(不能太花)
引用:要标注
方向:尽量阶梯往上
位置:通常以居中为上
行距:不疏不密(1-2倍行距为佳)
段落:视觉尽量集中,减少眼睛扫描次数(减少视觉疲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4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08:06 | 只看该作者
我翻看一下以前的ppt
基本符合这个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14:0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做到图文并茂,加深听者的记忆?
1) 感性化:尽量多使用图、表、影音等多媒体表达的方式,能够让听众瞬间明白。
2) 结构化:将需要展示的复杂概念结构化、体系化,给出总体框架图
3) 三只眼:每张片子尽量只给听众表达一个主题,将片子的题眼、段落的句眼和图文的图眼三个关键的地方凸显出来。注意做到关键点显眼,但不刺眼。
4) 概念化:将复杂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概念来表达,快速缩短理解的距离,使得听众更加易于理解。
5) 兴趣点:需要演讲者预先知道自己听众的对象是谁,从有针对性地制作关联点,展现出听众感兴趣的点,并在演讲过程中注意观察听众的反应,对感兴趣地方多讲些,讲透些。
6)递进式。对举例的资料需要递进序列化,而不是简单的罗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6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做学术型的PPT,需要有理有据地说服听众,表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作为支撑你的观点的论据或案例都需要注明出处,便于查证。做到证据和观点无可辩驳。给出论据时需注意:
1.语义平行或递进
2.例子列举“不过三”
3.删繁就简(去脂、去枝)(副词等去掉,多用简语、箭头、图示表达)
4.造概念来统合;观点再造与淬炼(如四化、五大攻略等)
5.长篇大论变简约推理(或大标、小字,就像本文)
总的来说要做到:疏密结合、总分有致、行云流水、收放自如、高潮迭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8:43:22 | 只看该作者
动物实验(animalexperiment

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尽量选择研究对象的功能、代谢、结构及疾病性质与人类相似的动物
动物实验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8:46:40 |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动物保护主义者抗议动物实验

1.jpg (74.27 KB, 下载次数: 54)

1.jpg

2.jpg (61.11 KB, 下载次数: 55)

2.jpg

3.jpg (50.47 KB, 下载次数: 58)

3.jpg

4.jpg (102.57 KB, 下载次数: 60)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6:15:25 | 只看该作者
旋前圆肌综合征:
是前臂的正中神经主干穿过旋前圆肌肱头尺头之间时受到卡压引起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1951年Seyffar报道了一组病例共17例,提出“旋前圆肌综合征”这一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0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6:32:28 | 只看该作者
正中神经起自臂丛神经内外侧束,行于肱动脉外侧,至上臂中段转向动脉的内侧,下行至肘部。
肘部正中神经位于肱肌表面,肱二头肌腱膜及部分屈肌起点下方。
在前臂近侧1/3正中神经于旋前圆肌的两头之间下行,与尺动脉相隔旋前圆肌深头(尺骨头),而后行于屈指深浅肌之间,至前臂远端1/3浅出于前臂桡侧深筋膜深层,而后进入腕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6:51:09 | 只看该作者
正中神经在上臂很少分支
肘横纹上3-4cm发出肌支,到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
通过肱骨内外髁的连线称为Hueter线
顺序是:旋前圆肌肱头,尺骨头,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肌支
在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汇合处正中神经发出骨间掌侧神经

1.jpg (64.32 KB, 下载次数: 48)

1.jpg

2.jpg (102.46 KB, 下载次数: 49)

2.jpg

3.jpg (85.41 KB, 下载次数: 58)

3.jpg

4.jpg (96.93 KB, 下载次数: 53)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2:35:52 | 只看该作者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皮肤缺损

1.jpg (21.31 KB, 下载次数: 57)

1.jpg

2.jpg (20.91 KB, 下载次数: 58)

2.jpg

3.jpg (14.53 KB, 下载次数: 60)

3.jpg

4.jpg (17.04 KB, 下载次数: 59)

4.jpg

5.jpg (16.24 KB, 下载次数: 53)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2:36:26 | 只看该作者

7.jpg (20.6 KB, 下载次数: 56)

7.jpg

8.jpg (13.49 KB, 下载次数: 58)

8.jpg

9.jpg (13.72 KB, 下载次数: 57)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2:37:59 | 只看该作者
本期课程被评为8月份丁香园公开课最佳课程
扫一扫二维码可以观看更多:

10.jpg (35.09 KB, 下载次数: 54)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54:11 | 只看该作者
十秒钟画出臂丛神经模式图

1.jpg (77.94 KB, 下载次数: 52)

1.jpg

2.jpg (28.02 KB, 下载次数: 61)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57:28 | 只看该作者
臂丛神经损伤诊断:
1上肢五大神经中任何两组的联合损伤,排除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2手部三大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3手部三大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1:0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6-10-2 14:02 编辑

定位诊断:
胸大肌锁骨部---代表C5、C6神经根(胸前外侧神经)
胸肋部代表---C8、T1神经根(胸前内侧神经)
背阔肌代表---C7神经根功能(胸背神经)
胸大肌锁骨部检查方法:肩关节前屈45°,臂部抗阻力内收
胸大肌胸肋部检查方法:肩关节外展位,臂部抗阻力内收
背阔肌检查方法:肩关节处于外展位,臂部抗阻力内收

2.jpg (101.94 KB, 下载次数: 61)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3:3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6-10-2 14:03 编辑

锁骨部对应臂丛神经的股
胸大肌、背阔肌功能是否存在问题,决定臂丛神经损伤位置是在锁骨上部还是下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3:3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angwenlong 于 2016-10-2 14:02 编辑

神经组合定位法:
腋神经损伤---支以下损伤
腋神经+桡神经---后束损伤
腋神经+肌皮神经---上干损伤
腋神经+正中神经---C5根损伤

1.jpg (74.45 KB, 下载次数: 58)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8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4:06:49 | 只看该作者
肌皮神经损伤---支以下损伤
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束损伤
肌皮神经+桡神经---C6根损伤

3.jpg (95.47 KB, 下载次数: 54)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2-7 15:49 , Processed in 0.02622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