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shouwaichen肢体高位离断再植功能恢复较差,且风险较大。所以肢体高位离断是否再植,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争议。接与不接都有其道理。看看前人的一些相关的讨论,挺有意思的。不过,咱们就不去讨论这些了吧。咱们暂且不去接前人的口水,重复前人已讲过的正反两方面的话。
有道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国外也有一句类似的话:Everywhere I go I find a poet has been there before me.
等那一天我们在这一方面真的有自已的原创的学术思想的时候,我们再发表感想,再一起讨论。
就像断指移位于前臂再植,国外同行反对,认为是人造畸形。但是国内大部分学都者支持,认为断指移位于前臂再植 ,虽然畸形,但是功能上比任何高级的机械手都要灵活。
这例患者来的时候,主刀医生不想接,家里人和单位要求接。后来科里和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了一下,决定还是尊从患者及其家人的意见,实施断肢再植。
家里人要求接,可能是因为农村里有一种死也要死个全尸的传统思想,觉得即使是无用的肢体,也比没有好。主要是心理上不接受少一个上肢。
单位里要求接,是因为安全制度的问题。再植对单位更好一些。
院方考虑的问题是,主要是医学伦理方面的,在这儿不便详细讲了。
科里的意见是,一、如果不接,少一个肩膀,外形会很难看,接了后人的外形会好一点。二、患肢缺血时间不是很长,再植后有望肌肉成活。三、再植成活后,可以把患者当成一个全臂丛撕脱伤的患者来继续治疗。四、这种再植风险很大,术中要果断,如果把握性不大,及时解除肢体,放弃再植。
现在肱骨骨折已经愈合,正准备开始进行功能的重建手术。
由官主任(陈德松教授的博士、候春林教授的博士后)和王德华医生(徐建光局长的博士)等人组成的医疗小组,已经开始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进行了前期的研究工作。
高位肢体离断再植,术后功能恢复差甚至没有功能,这是患者和患者家属及其患者单位在术前就已经了解并接受的了。现在期望能通过神经、肌肉移位与移植等进一步的努力,恢复上肢的部分功能。
大家都知道功能不会有很多的恢复,但顾玉东院士在最近的国际会议上所做的一篇总结中国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二十年的发言中引用的一句话很发人深省,在这里再引用一遍:让我们记住 Bunnell 的格言:"When there is nothing, a little is a lot," (大意是:“当什么都没有时,有一点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以上引用王主任答三人之行问.本人无资格发表意见.